經過兩週了~~~
恩恩~~我還是還在學音標
因為太難了~~~~
目前了解自然發音規則以後!!
大部分單字還是沒有規則!!!
沒有照著ABC~~~~規則跑
我知道很多人覺得說不要學音標阿!怎樣啊~
可是我發現沒學音標~~~~
15年過去了~我還是不會英文~
但是我是學DJ音標~
因為日本/中國都是用DJ阿
不過也不用擔心阿!
我同事們都是學KK的
他們說~看KK/DJ都差不多~不用介意~
可以找一下相關app
目前是參考影片~學~因為英文跟日文發音舌頭用力位置完全不一樣~~
BBC學發音
http://www.bbc.co.uk/worldservice/learningenglish/grammar/pron/sounds/vowel_long_3.shtml
如果你是跟我一樣從0開始的
一定覺得音超多超難!!
記得學完ABC自然發音規則後~大概會一半了!!真正難處挑戰在後面~
音標太多一次學好累
記得先從母音開始!
無條件就是母音阿~~
另外最近慢慢學發現~好多音好像
以下轉貼我不想學英文!!
/ɑ/、/æ/,前者像國語注音的ㄚ,後者是發ㄟ的音,嘴型往兩側張開。(藍字我自己改的!因為我覺得拼出來都像ㄟ)
/ɛ/、/e/,前者像國語注音的ㄝ,後者則像國語注音的ㄟ
/ı/、/i/,這兩個聽起來都像國語注音的ㄧ,前者短後者長。其實有點區別,發短音/ı/時,嘴型寬度跟發/ɛ/差不多即可,但發長音時/i/,嘴型要往兩側開一點。
/υ/、/u/,這兩個聽起來都像國語注音的ㄨ,前者短後者長。
/ɔ/、/o/,前者像國語注音的ㄛ,後者則像國語注音的ㄡ。
這五組十個母音是最基本的。
這五組衍生出雙母音:/aı/、/aυ/、/ɔı/,基本上就是用前面十個母音組成的。
另外,當我們在讀國音注音符號的ㄅ、ㄆ、ㄇ、ㄈ時,我們發出來一個介於ㄜ的音,是嘴型最輕鬆、不特別在哪裡用力時發出來的,在英文就是/ʌ/,在輕音節就是/ə/,是不是有點像吃飽打嗝時的聲音呢?
打嗝時如果捲舌,會怎樣?原來高音的打嗝/ʌ/,就變成/ɝ/;原來輕音的打嗝/ə/,就變成/ɚ/。英所以這組四個,就記得是打嗝音吧,有分高低、有捲舌沒捲舌的。
半母音的/j/ 、/w/呢?
其實,之所以稱這兩個為半母音,是因為它們指示的是嘴型,而沒有動作。
事實上,他們跟子音一樣,本身是沒有音的。
/j/指示的是,發母音前,先用發母音/i/的嘴型,再轉換成後續母音的嘴型。
/w/指示的是,發母音前,先用發母音/u/的嘴型,再轉換成後續母音的嘴型。
所以,這兩個我通常歸類到子音裡,跟子音一起講。
母音字母跟母音音標的對應關係:
字母a後面被子音截斷的,通常發短音:/æ/
字母e後面被子音截斷的,通常發短音:/ɛ/
字母i後面被子音截斷的,通常發短音:/ı/
字母o後面被子音截斷的,通常發短音:/ɑ/
字母u後面被子音截斷的,通常發短音:/ʌ/
字母a後沒有子音截斷,或者在子音之後有不發音的e,通常發長音:/e/
字母e後沒有子音截斷,或者在子音之後有不發音的e,通常發長音:/i/
字母i後沒有子音截斷,或者在子音之後有不發音的e,通常發長音:/aı/
字母o後沒有子音截斷,或者在子音之後有不發音的e,通常發長音:/o/
字母u後沒有子音截斷,或者在子音之後有不發音的e,通常發長音:/ju/
自然發音
先不要管拼對拼錯~
先認識音標~~~
記住聲音~~~
對於對英文沒愛的人
這個步湊真的很困難~~~
不要一開始對自己設定太難啊~~~
從0開始學英文的我就是這樣啊
你如果跟我一樣~可以參考喔~~
一個老掉牙的問題,學英文該學 KK音標? 還是 Phonics自然發音?這個問題常常被英語初學者提出來的疑問。但是又有誰說會自然發音的人就不應該學 KK 音標呢?其實問題的重點在於初學者的年紀,若是成人自我進修最簡單快速的方式,只需一台電子辭典,一按就通。小朋友就不該是如此,有鑒於小朋友的父母親幾乎都是接受 KK音標的教學,發音就是有些怪,但在企盼下一代要更好的前提下,發音標不標準,的確會影響到拼音、拼字能力。
唐威廉美語表示,自然發音法從學習語言的角度來說,愈早接觸愈好,因為小朋友的模仿力比較強,此時若有一個發音好的老師教導他們,可以建立良好的發音基礎。如美國、加拿大籍合格教師,以本身的母語教導臺灣學子正確美式英語發音。而在國小階段的學生們應該多接觸 Phonics自然發音,會有效降低英語入門的學習門檻,相對的在 KK音標的學習環境下,挫折感會較高 (因為要先熟背 KK音標符號,才會看符號發音)。意思就如同中文已經看得懂「字」,所以字旁邊就不用再加註注音符號。
每次向家長說明 KK音標雖然是美國人發明,但是也只有台灣地區官方採用教學,不知情的家長都瞪大眼睛覺得在講天方夜譚。那就把 KK音標踢出體制外!的確近10年來您可以看到國中英文老師並沒有像以前的傳統英文課程一樣,每堂課在強調 KK音標,明星國中或私立國中英文老師頂多在七年級上學期ㄍㄧㄥ一下,真正大量利用到 KK音標的階段是在國中需大量接觸單字(因為現今國中基測90%是在考閱讀測驗,單字當然要強),所以字典的功能性就較強了。
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showthread.php?p=3201772
英文的「聽、說、讀、寫」是無法分開學習的,偏偏傳統ESL(英語第二語言)都是如此教,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覺得聽力不好就只加強聽力,其實那是對英文的理解不夠,而理解不夠又與自己的發音標準與否有直接關係。
一般人往往都是帶著「闖關式」的心態來閱讀文章,一看到生字就查字典,完全以文章中出現生字的多寡評鑑自我進步的指標,但這種方式不但過於量化,而且斷斷續續的閱讀方式看不出作者的邏輯思考力,這種「看到生字就難受」的習慣,會讓你無法用心去感受文字想要傳達的情感。
台灣人學英文大都是本著「翻譯心態」,當接收到一個訊息時就急忙套用熟知的句型公式,符合公式後才敢表達,卻忽略了正和你對話對象的情緒及語調。學英文應該要本著「回應的心態」,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牙牙學語的小孩,放下身段來模仿聽到的話語,學著與英文相親相愛,否則永遠只是在緣木求魚。
原文載於:
留言列表